駐馬店融媒宣傳下載
樊登讀書
您當前所在位置:駐馬店廣視網>法治>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機

激濁揚清 制止網絡暴力

時間:2023-08-16 09:02:56|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點擊量:12235

近日,公安部新聞發布會透露,自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共偵辦以博取關注、吸粉引流為目的編造網絡謠言案件1000余起,關?;蚪栽熘{傳謠網絡賬號10000余個。而在此之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發布《關于依法懲治網絡暴力違法犯罪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國家網信辦發布《網絡暴力信息治理規定(征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國家機關密集出手,反映出網絡暴力治理的迫切性。網絡暴力如何演變而來?為何愈演愈烈?法如何能夠“責眾”?本版予以關注。

【專家學思】

作者:趙精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網絡暴力問題與網絡社會發展相伴而行,并隨著“人肉搜索”“網絡水軍操盤”等違法違規行為,呈現愈演愈烈趨勢。為了斬斷網絡暴力背后的黑色產業以及保障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今年7月7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了《網絡暴力信息治理規定(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定》),在現有的《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網絡暴力信息的專門制度,從健全賬號管理、信息發布審核、監測預警、舉報救助、應急處置等多個環節明確相應的主體責任。

具體而言,《規定》的亮點有三:第一,將“侮辱謾罵”“造謠誹謗”“侵犯隱私”以及“嚴重影響身心健康”作為判斷標準,明確了“網絡暴力信息”的基本概念,增強了平臺、監管機構識別該類信息的準確度。該定義基本囊括了網絡暴力信息的所有特征,還將“道德綁架”“貶低歧視”“惡意揣測”等非明顯性違法不良信息同樣納入調整范疇,實質性擴大了對公眾的保護范圍。第二,細化了網絡服務提供者的義務體系和履行標準。盡管現行立法均有提及網絡信息服務提供者的信息審核義務,但網絡暴力信息治理存在其特殊性,事前預防的治理效果高于事后救濟,因此需要網絡信息服務提供者盡可能在事前階段預防和限制網絡暴力信息的發布、傳播和泛濫?!兑幎ā返?條更是創新性地提出網絡信息服務提供者需要以類似“黑名單”的方式細化網絡暴力信息的分類標準和典型案例樣本庫,以便能夠更精準地在事前階段刪除、屏蔽網絡暴力信息。第三,針對“網絡輿論操盤”的違法行為,《規定》第四章專門規定了網絡信息服務提供者的一系列法定義務,第17條更是直接明確組織和個人均不得實施“蹭炒熱度、推廣引流、故意帶偏節奏或者跨平臺搬運拼接虛假信息等惡意營銷炒作行為”。

當然,在面對生成式人工智能濫用加劇網絡暴力社會危害性的大背景下,《規定》仍然需要補充完善。例如現階段的網絡暴力事件往往伴隨著惡意的個人信息泄露行為,導致被網暴者遭受恐嚇、騷擾等威脅,因此需要在《規定》中明確網絡信息服務提供者對存在顯著泄露個人住址、聯系電話、姓名等的網絡信息內容進行及時刪除、屏蔽,必要時對相關賬號進行部分權限封禁。

綜上所述,《規定》代表著我國網絡暴力信息治理正在步入全新階段,網暴者無法再以“法不責眾”“網絡匿名”“自由評論”等為由肆意發布、傳播網絡暴力信息??梢灶A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網絡暴力事件的發生頻率將會得到控制,網絡生態也將激濁揚清,阻斷網絡暴力侵蝕公民現實生活。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f2922.com/fazhi/show-124-297572-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 責任編輯 / 裴怡楠

  • 審核 / 朱洵 平筠
  • 終審 / 張凱旋
  • 上一篇:司法守護綠水青山
  • 下一篇:三部門聯合掛牌督辦11起重點排污單位弄虛作假污染環境案
  • 在线高清无码一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