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融媒宣傳下載
樊登讀書
您當前所在位置:駐馬店廣視網>社會>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機

行走河南·讀懂中國 考古發現丨玉柄鐵劍“劃”時代

時間:2023-08-14 09:29:36|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點擊量:9841

本報記者 張體義 見習記者 張魏

8月13日,“行走河南·讀懂中國”考古發現集中采訪來到三門峽市,走進虢國博物館。

位于黃河岸邊的虢國博物館是依托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周虢國墓地而建立的一座專題博物館,集文物陳列、遺址展示、園林景觀等于一體。虢國墓地出土的大批青銅器、玉器等文物極其精美,玉柄鐵劍及數件鐵刃銅器更是標志著鐵器時代即將來臨。

剛步入館區,遠遠就能看到色彩醒目、通體紅砂巖的博物館外墻。虢人尚武,墻體上的浮雕再現虢國車馬出征的壯觀場面,中間題刻著金文字體的“虢國博物館”,一下子把觀眾拉回到了青銅時代。

虢國墓地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規模宏大、等級齊全、排列有序、保存完好的西周、春秋時期大型邦國公墓,總面積32.45萬平方米。從1956年發現至今,探明各類遺址800余處,出土文物近3萬件。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發掘的虢季、虢仲兩座國君大墓,因出土文物數量多、價值高和墓主人級別高,連續兩年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又被評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虢國墓地的發掘,為周代考古學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建立了重要的斷代標尺。

虢國博物館副館長劉社剛介紹,虢國博物館館藏文物豐富,主要以青銅器和玉器為主,青銅器器物組合齊全,大部分帶有銘文,反映了西周時期的周禮制度。玉器種類繁多,包括禮玉、配玉和葬玉,是中國玉文化的重要發展階段。從虢國墓地的車馬坑規模來看,虢國是一個軍事強國,戰車、武器制造工藝非常先進,體現出虢國人精于制造、敢于創新的精神。

虢國墓地出土的精品文物很多,其中貌不驚人的玉柄鐵劍及鐵刃銅器對研究中原地區冶鐵技術的起源和發展意義重大。

虢國墓地出土的玉柄銅芯鐵劍(即玉柄鐵劍),集鐵、銅、玉三種材質于一體,制作精美,是中國考古發掘中出土時代最早的一件人工冶鐵制品,將中國人工冶鐵的年代提前了近兩個世紀,被譽為“中華第一劍”,是河南博物院鎮院之寶之一。

鄭州博物館古滎漢代冶鐵遺址分館館長閻書廣說,銅和鐵是中國古代使用最早、應用最廣的金屬,與中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時間大體相當。夏商周以青銅鑄造為主,創造了燦爛的夏商周青銅文化,周代以后逐漸成為鑄鐵和鋼的天下,在生鐵冶煉的基礎上,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鋼鐵文化,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

商周時期,中原地區發達的青銅冶鑄業是其他地方無法替代的。在這樣的背景下,商代中晚期開始出現隕鐵制品。西周晚期的虢國墓地,在延續使用隕鐵制品的同時,出現了塊煉鐵和塊煉鐵滲碳鋼制品,表明中原地區的冶鐵技術發展脈絡是隕鐵到塊煉鐵,再到生鐵和塊煉鐵并存。專家研究認為,中原冶鐵技術的起源應該在豫西、晉南、關中一帶,考古出土的這些鐵器應為本地制作。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王龍正說,考古學將漫長的人類社會劃分為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等三個階段。玉柄鐵劍玉柄、銅芯、鐵身,它的發現預示著我國歷史上的青銅時代行將過去,鐵器時代即將來臨。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f2922.com/chengshi/show-252-297389-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 責任編輯 / 劉潔瓊

  • 審核 / 朱洵 平筠
  • 終審 / 張凱旋
  • 上一篇:支持女性科技人才發揮更大作用
  • 下一篇:省科技廳與中國銀行河南省分行“牽手” 未來五年“科技貸”授信支持達百億元
  • 在线高清无码一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