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融媒宣傳下載
樊登讀書
您當前所在位置:駐馬店廣視網>消費>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機

社區小食堂 民生大文章

時間:2023-08-16 09:16:55|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點擊量:14499

作者:李玉滑

社區食堂正在各地悄然興起。據媒體報道,為建設便民生活圈,北京、上海、杭州等多地興辦了不少社區食堂。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年底,上海市已累計建成社區(長者)食堂305家,老年助餐點1303家。除了老年人,一些年輕人、附近社區居民也逐漸成為這里的忠實消費者。

社區小食堂里有民生“大文章”。民以食為天,一日三餐承載著居民的幸福感和滿足感。社區老人和失能人士、殘障人士等能在家門口吃上干凈便宜可口的飯菜,是切實的民生企盼。將食堂開到居民身邊,是實實在在的好事,也是利于長遠的大事。社區食堂解了民憂,溫暖了民心。由此說,建設社區食堂是一項民心工程,真正瞄準了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方便和溫暖了千家萬戶,也是對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所提“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的積極呼應。

做好社區食堂這項民生工程,要堅持“政府引導、社會化運營、公益屬性、綜合監管”的經營原則。社區食堂應以政府為主導,通過政策性優惠等引導,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廣泛參與建設。社區食堂雖也是市場主體,但與其他社會化餐飲企業相比,更應以惠民為主要宗旨。社區食堂的飯菜價格相對便宜,是吸引很多消費者的重要原因。據悉,為完善老年助餐服務,各地民政等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出臺政策,對食堂建設、老年人用餐等給予不同程度的補貼。探索“政府+市場”社區食堂運作模式:政府與運營方就運營期限、優惠對象和優惠力度等進行約定。社區食堂要持續健康運營下去,動態化的補貼等政策支持或不可缺。

社區食堂要走得更遠,還要不斷探索求變,在堅持公益性的前提下,做足服務性,增強生命力。除了公益補貼的助力,不少社區食堂走紅,還有一大原因是經營者在滿足老人用餐需求的同時,不斷拓展新的客戶群體,提高空間使用效率。物美價廉的菜品,吸引周邊一些年輕人不時光顧,大大方便了上班族。還有的社區打造“理想+云廚房”自助模式,在服務周邊社區居民的同時,吸引了附近商業樓宇里的人群。既要關心“老年人的胃”,也要照顧“年輕人的心”,讓社區食堂不只是單薄的“老人餐廳”。還有的社區食堂有意識地利用社區食堂作為文化活動空間,舉辦一些公共活動,打破單一的用餐功能,真正融入社區居民的生活和文化。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f2922.com/business/show-253-297579-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 責任編輯 / 裴怡楠

  • 審核 / 朱洵 平筠
  • 終審 / 張凱旋
  • 上一篇:演唱會不能只算經濟賬
  • 下一篇:遂平縣陽豐鎮:綠色生態農業新模式 走出致富路
  • 在线高清无码一级片